包括團隊建設目标(總目标與具體目标)、團隊建設思路、團隊建設具體任務、團隊建設措施、團隊建設的進度安排(年度計劃)、團隊建設的預期效果與标志性成果、團隊建設資金預算與安排。(2000字) 一、團隊建設目标 (一)總體目标 依托哈爾濱職業教育園區,行校企三方聯動,形成“行校企”協同育人長效機制;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 人才培養模式;依托智能教學形态,構建“項目導向、能力遞進”式課程體系;打造以教授團隊領銜“以德為先、崇尚技術、專兼結合”的教學團隊;建設智能化、多型态、共享型的校内外生産性實踐教學工場;提高技術研發能力,提升專業社會培訓、技術服務層次;開展“卓越工匠”人才培養,有效提升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人才培養質量。将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打造成省内同類專業綜合實力第一的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争創全國同類專業前50強。 (二)具體目标 1.建立行業企業多元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2.創新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 3.打造“以德為先、崇尚技術、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培育工匠之師 4.建立智能化、多形态、共享型的生産型實訓基地 5.注重産品研發,轉化研究成果,提升服務層次 二、團隊建設思路 依據《金年会教授團隊遴選、管理及考核暫行辦法》,為不斷提升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水平,适應學校高水平院校建設需要,按照“德高、善教、會做、能研發”的師資建設要求,以自願、優勢互補、跨界協同的原則選聘教授團隊成員,組建教授團隊。通過建設使教授團隊形成目标統一、開放協同、創新發展的理念;将教授團隊培養成為政治思想過硬、業務水平高、科研成果突出的具有國際視野的“雙元雙師”教師團隊。同時充分發揮教授團隊在師資隊伍建設中的示範引領作用,發揮輻射效應,提升師資隊伍整體素質和水平,促進教育教學改革,提高教育教學質量。 三、團隊建設具體任務 1. 建立行業企業多元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在“行校企”三方合作理事會指導下,成立校企合作聯盟1個,專業建設委員會1個,課程建設委員會1個;成立新中式家具制作車間、展示設計與制作車間、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家具設計研究所、家具檢測中心在内的“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共同開展教學、科研、服務。探索研究混合所有制協同育人機制,形成制度。 2.創新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 開展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培養,實施精英班試點,進行課程體系重構,教師一對一帶學生,在實訓基地通過科研課題項目、社會服務項目、各類技能大賽指導,實現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占5%以上;完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2門,院級核心課程改革3門,院級智能課程2門,院級創新創業課程1門,院級教學資源庫1個,國家規劃教材2部,數字化教材2部,工學結合特色教材2部。 3.打造“以德為先、崇尚技術、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培育工匠之師 培養雙師型教師6人,工匠之師3人,高級雙師型教師1人。培養專業帶頭人2人,骨幹教師17人,校内建立“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3個,教師企業工作站2個。 4.建立智能化、多形态、共享型的生産型實訓基地 建設教學工場1個(包含新中式家具設計與制作車間、展示設計與制作車間),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家具設計研究所、家具檢測中心、協同創新工作坊)、處于國内同類專業前列,實訓設備配置水平遠超企業同類設備配置,集研發、設計、制作、生産為一體的校内外共享型生産性實訓基地。 5.提高技術研發能力,提升專業社會培訓、技術服務層次 專任教師參與社會技術咨詢與服務,與企業專家共同完成技術研發項目6項以上,技術服務到款額5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800萬元;完成社會培訓5000人次以上;引入業内前沿技術,完成科研成果轉化1項;立項縱向課題2項,橫向課題4項;研發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8項,外觀設計專利7項。 四、團隊建設措施 1. 建立行業企業多元協同育人長效機制 重點與品牌500強企業、家具行業發展中企業、各行業協會、工匠師傅深度項目合作,探索混合所有制,共建生産型、服務型和研發型實訓基地,共同進行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 2.創新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 (1)實施“師帶生”、“師帶徒”的人才培養方法,開展精英班試點。在協同創新中心,利用假期和課餘時間,由經驗豐富的教師和企業設計師一對一帶學生開展橫向課題、新技術新産品研發,參與項目的實驗和生産過程,學習心得設計理念和設計思維,訓練實際操作的技能。通過行業大賽、職業技能大賽、專利獲取、課題成果産品轉化等方式,體現最終的教學成果。 (2)開展卓越工匠人才培養的主題活動 在校内和企業開展主題沙龍、專家講座、第二課堂新技術在線學習等活動。 (3)獲取1+X證書,考取行業資格證書。 3. 打造“以德為先、崇尚技術、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培育工匠之師 (1)培育師德 ①提高教師的使命意識和自律性。 ②依托完善的制度進行制約。 ③通過參與實踐項目提升責任心。 ④通過名師和大師的引領,科研項目的實踐,傳承技藝的同時,傳遞“敬業、精益、專注、創新”的工匠精神。 (2)培養三個層次的雙師團隊 ①真正的雙師型教師,要求有技術,有雙師證書。 ②工匠之師,要求具有工匠精神,具備專項技能超群的教師。 ③高級雙師型教師,要求有高級職稱和高級行業資格證書,具備高超設計創新意識和豐富實踐經驗。 (3)兼職教師 柔性引進,專兼結合,引進及聘用行業大師、教學名師、企業工匠師傅、研究型人才。 4.建立智能化、多形态、共享型的生産型實訓基地 (1)一個車間 與企業合作,建設新中式家具制作車間,進行新中式家具研發與生産。 (2)二個中心 ①新技術協同創新中心。包含環境藝術設計研究所、家具設計研究所、家具檢測站。用于環境藝術設計、家具設計、家具檢測等方面的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 ②展覽展示中心。包含展示設計與制作車間、綜合展廳。用于展覽展示設計項目實訓、商品展示技術技能大賽賽前訓練、專業集群學生作品展示。 (3)四個工作坊 建設協同創新工作坊、大師名師工作坊、三維空間智能設計工作坊、環境藝術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坊4個工作坊。 5.注重産品研發,轉化研究成果,提升服務層次 (1)依托協同創新中心各研究所及工作坊,大師帶教師,教師帶學生,與合作企業技術人員共同開展橫向課題,産品研發、獲取成果專利。 (2)在生産型實訓基地,師傅帶學生,完成科研成果的樣品制作和生産,通過市場推廣、線上銷售、創造經濟效益,提高社會影響力。 (3)承接具有獨創性橫向課題及社會服務項目,研究成果轉化成産品。 (4)承接政府部門項目,對中國傳統文化産品加以創新,用新理念、新材料、新工藝将新中式家具及新中式設計風格推向國際市場。 五、團隊建設進度安排 (一)2019年至2020年建設進度 1. 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建設 (1)組建校企合作聯盟工作委員會; (2)專業建設委員會指導、論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審定專業教學标準,完善課程體系,定期召開會議; (3)課程建設委員會開展課程論證、開發、建設、實施的工作會議; (4)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教學實施; (5)探索混合所有制協同育人機制。 2.改善實習實訓條件 (1)建設名師工作室1個 (2)建設展示設計與制作車間(二期)1個 3.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 (2)開展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培養,在專業學生中評選卓越工匠人才10人; (3)組建精英班,實施師帶生,一對一培養試點,培育工匠精神。 4.課程改革 (1)《室内空間三維表現》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建設完成; (2)創新創業課程《三維空間微縮效果設計與制作》立項建設; (3)院級核心課程《三維空間智能設計》立項1門;完成《手繪方案表現》、《施工圖繪制》、《室内工藝設計》課程建設; (4)院級智能課程《三維空間智能設計》立項完成1門; (5)建設院級優質教學資源庫1個; (6)工學結合特色教材《手繪方案表現》1部 (7)國家規劃教材《室内設計工程制圖》1部 5.師資隊伍建設 (1)繼續培養專業帶頭人2人,入選市級以上行業協會理事3人; (2)繼續培養骨幹教師17人,參加國内外專業和教學培訓; (3)繼續進行雙師素質培養13人,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累計4個月;教師參與社會實踐項目; (4)在企業建立“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3個,教師企業工作站2個; (5)聘請行業工匠2人、教學名師1人、技能大師1人、博士1人、龍江學者1人。 6.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1)發表論文11篇; (2)科技成果轉化1項; (3)橫向課題立項2個 (4)申報國家專利5項; (5)技術服務項目2項,技術服務到款額3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300萬元 (二)2020年至2021年建設進度 1. 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建設 (1)校企合作聯盟工作委員會運行; (2)專業建設委員會指導、論證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審定專業教學标準,完善課程體系,定期召開會議; (3)課程建設委員會開展課程論證、開發、建設、實施的工作會議; (4)現代學徒制試點班教學實施; (5)試點成立混合所有制協同創新中心。 2.改善實習實訓條件 (1)建設家具設計研究所(二期) (2)建設家具設計與制作車間 (3)建設裝飾工藝工作坊(補充設備及樣闆) (4)建設環境藝術學生創新創業工作坊(補充)(二期) 3.提升人才培養質量 (1)實施“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 (2)開展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培養,在專業學生中評選卓越工匠人才10人; (3)精英班繼續試點實施,培養工匠精神。 4.課程改革 (1)完成創新創業課程《三維空間微縮效果設計與制作》建設; (2)建成院級優質教學資源庫1個。 5.師資隊伍建設 (1)繼續培養專業帶頭人2人,入選市級以上行業協會理事3人; (2)繼續培養骨幹教師17人,參加國内外專業和教學培訓; (3)繼續進行雙師素質培養13人,教師到企業實踐鍛煉累計4個月;教師參與社會實踐項目; (4)在企業建立“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3個,教師企業工作站2個; (5)聘請行業工匠2人、教學名師1人、技能大師1人、博士1人、龍江學者1人。 6.社會服務能力建設 (1)發表論文10篇; (2)橫向課題立項2個 (3)申報國家專利5項; (4)技術服務項目2項,技術服務到款額2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300萬元; 六、團隊建設的預期效果與标志性成果 (一)預期效果 1.校企合作機制更加成熟 形成“行企校”聯動,産教融合,合作協同育人長效機制。校企合作機制更加成熟、運行管理制度更加健全,現代學徒制下協同育人模式更加完善,校企合作企業數量增加到50家,品牌500強企業3家,合作層次更深,範圍更廣。 2.建成智能化、多型态、共享型的生産性實踐教學基地 通過校企合作,引進行業内企業,形成“一個車間,兩個中心,四個工作坊”的智能化、多形态、共享型生産性實踐教學基地。拓展校外實習實訓基地達到50個。實訓項目開出率達到100%,校内生産性實訓達到80%。 3.“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建設成果顯著 “學工融合工作坊”人才培養模式将更加完善,科學合理,開展創新創業人才培養項目、卓越工匠預備人才培養項目。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參加省級以上專業大賽獲獎6項。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100%,本省就業率達到90%以上,用人單位滿意率90%以上。 4.形成“以德為先、崇尚技術、專兼結合”的雙師型教學團隊 打造教授團隊1個,培養校内專業帶頭人2人,骨幹教師11人;雙師素質教師比例達到95%,新進教師具有半年以上行業企業工作經曆的比例,逐年提高至90%以上。教師參加省級以上教學類大賽獲獎7項。建成“雙師素質”教師培養基地3個、教師企業工作站2個。 5.社會服務能力與社會影響力顯著提升 利用專業優勢,完成論文21篇,包含核心期刊2篇;科技成果轉化1項,省級教育教學改革課題2項,專利10項,技術服務到款額5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800萬元。 (二)标志性成果 1.專業建設:打造環境藝術設計專業成為省級高水平骨幹專業。 2.人才培養:學生獲得職業院校技能大賽二等獎以上4項;畢業生初次就業率達到98%以上;畢業生起薪值達到3500元以上。 3.課程與教學資源:建成省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1門,争取沖擊國家級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出版國家級規劃教材2部。 4.師資隊伍:教授團隊成員入選市級領軍人才梯隊1人;參加教學能力大賽、微課大賽獲得國家級獎項1項,省級獎項1項。 5.技術創新:獲得國家專利15項;專利成果轉化1項。 6.科研立項及獲獎:省級科研課題2項;橫向課題4項;獲得省級社會科學獎1項。 7.地方服務能力:承辦省級中高職技能大賽1項,省級行業大賽1項。 8.完成全國中文核心期刊論文2篇,普通期刊論文21篇。 9.完成技術研發項目6項。 10.帶領學生參與專利研發10項。 11.完成技術服務到款額50萬元,為企業創造經濟價值800萬元。 七、團隊建設資金預算安排 序号 | 支出項目 | 具體用途 | 合計 | 1 | 産教融合、校企合作機制建設 | 校企合作項目基地制度建設 | 1 | 2 | 專業改革與建設 | 人才培養精英試點教師指導費 | 4 | 3 | 課程改革與建設 | 校企雙元國家規劃教材企業勞務費、資料費 | 1 | 4 | 教科研與技術推廣 | 橫向課題研究、應用理論研究、專利研發、論文發表 | 14 | 合計 |
| 20萬元 |
|